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成都发展的方向。因此将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旧城更新,甚至畅通工程、新区开发、历史文化名胜保护相结合的城市综合治理,实现成都中心城区全面整顿升级策略,是有效利用各项改造资金、避免重复建设的可持续路径。
图5:成都棚户区改造动力机制——政府引导下市场运作型改造模式
作者自绘
3.3.2 改造策略
成都棚户区改造的主体模式不同于以上两种政府主导的模式,而是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尊重民意”型改造。这主要基于成都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以及商业开发价值高的棚户区现状条件。这些条件同样体现在融资模式上:对于一般性的中心区棚户住区改造,政府统一整理进行土地储备,净地出让给开发商,政府对棚改居民采取货币安置的策略并由市场解决安置房和定销房的供给;对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的项目,政府统一拆改,统一经营。
在空间改造的模式上,改造以异地安置为主来疏散中心区人口,建设居住用地。同时以大交通为骨架整合中心区土地,实现用地的退二进三。腾出的棚户区用地用于绿化、道路建设,其余用做商业开发。除此之外,成都棚改强调对历史文化、城市特色的传承,对棚户区内有保护价值的建筑采取“整体保护、零星拆建”的策略。
3.3.3 基于可持续视角的空间绩效评价
从社会空间绩效看,成都棚户区改造以民生改造为核心,是国内少数做到公众参与的棚改实践,其“模拟拆迁”创造性地从棚改居民的视角制定拆迁规划,实现改造安置方式的多
样化。然而,以市场为主导,采取货币安置为主的方式不可避免城市中心区绅士化问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