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任。“德育导师制”改变了以往任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形成了现在的“全员育人”局面。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导师和学生间架起了师生间的“心灵桥梁”。
面对国内社会的转型、基础教育的转轨,中小学德育工作将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但这同时也是德育发展的有利机遇。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积极思考如何充分地激发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许有助于改变学校教育工作的被动现状,从而达到德育全员化的理想境界。在这里,或许再多的制度都是次要的,自上至下,全身心地投入才是德育工作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 著
2、《教育社会学》吴康宁 著
3、《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叶澜 著
4、《德育导师工作方法与策略》钦国强
5、徐卫红《德育在“导”而不在“制”》
——《中国教师报》
读书·争鸣·研磨·导引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四步曲
实验小学 夏丽红
教师是课改实验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才能推进改革。然而,在课改初期,教师虽然对课改抱有热情,但不免失之盲目。怎样在鼓励教师热情的同时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与新课程同行,应致力于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尽快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这才是长久之计。
课改实施以来,语文学科因其特殊性,在我校的课改活动中异常的活跃。我校紧紧抓住课改契机,在实施课改中学习理论,摸索方法,使课改实施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学校组织语文组教师围绕新课程,新课标,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的主题调研、课题科研、中心教研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推动新课程实施,并初步形成了学科培训常规化、教研活动主题化、综合评价系列化工作格局。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可喜的局面。主要归纳为以下四步工作:
一、读书·浸润·吸纳,造就博学而有灵性的教师
1、读《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