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概述
1.1事业单位概述
1.1.1事业单位概念的历史演变
事业单位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从50年代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在这一渐进的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本身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同阶段对事业单位的解释和界定也有所不同。
建国以后,我国对事业单位一直实行由国家核定编制、经费,实行预算管理的方式。国家编制划分为行政、事业、企业三种,60年代对事业单位主要是从经费来源和编制管理的角度进行界定,规定“凡是为国家创造或者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内开支的单位均为事业编制”
【1】。
80年代对事业单位的表述与60年代的表述相比有了变化,取消了通过经费来源,即由国家事业费开支来界定,而是通过对其活动的性质和活动的目的进行界定,即“凡是为国家创造或者改善生产条件,从事为国民经济、人民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等项服务活动,不是以为国家积累资余为直接目的的单位,可定为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
【2】制”。这表明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也面临着体制、经费等各方面的改革,仅以经费、编制来界定事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