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2010年
区人口发展及教育设施需求预测,通过盘活存量、减并数量、调整布局、扩大规模、突出重点、完善结构,进一步全面实施学校建设达标工程,形成与中心城区地位相匹配的一流教育设施,规划设置高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7所(近期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4所(近期16所)、幼儿园18所,并建设好市西、育才、华模、逸夫、一中心、一师附小、青少年中心、南西幼、威海幼、南阳幼等十个不同类型的教育示范窗口学校。
3、文化
静安区是上海市级文化资源分布最为富集的区之一,区内市级文化机构密布,发展文化事业基础雄厚。静安文化事业发展要坚持文化资源属地化共享的思路,高起点发展,建设一个文化设施先进、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生活丰富、文化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精神文明的窗口和文化繁荣的高地。要推动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市级文化设施(含各类文化场所、机构)的属地化开放和市场化经营工作,继续抓好区级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公益性、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力争在“十五”期间内建成静安北区文化中心(含文化馆、群艺馆和图书馆部分功能),改变北翼居住密集区缺乏文化设施的薄弱环节,同时,结合苏州河沿线的环境整治和旧区改造,适当布置1~2处艺术馆、博物馆,并形成苏州河沿岸建筑的点睛之笔。要拓展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文化的需求。要进一步弘扬静安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重视整理挖掘静安历史文化和名人名居旅游文化,重点建设好静安南京路高雅文化长廊,推进静安文化社区展示系列活动,全面提高社区文化水平,建设成为展示上海国际大都市精神文明和社区文化的重要窗口和载体,以文化生活的丰富、繁盛成为推进“双高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4、卫生
静安区是上海市级医疗卫生资源最为富集的区之一,也是区级医院建设较好的区之一。区内现状有市属医院7家,企业医院3家,医、教、研综合发展基础突出。静安卫生事业发展要从构筑“双高区”的战略发展目标的总体布局着眼,依托现状富集的卫生资源,优化资源组合,改善服务能力,建立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卫生体系,使卫生服务能力、人民健康水平服务和主要生命质量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要以区中心医院为基础,与市三级医院通过分阶段、逐步深化的方式,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集聚和整合区域范围内的医疗卫生资源,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发展专科特色,提高专病诊治和医、教、研综合能力,为居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临床医疗服务。要以区内一级和部分二级乙等医疗机构为基础,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治疗、保健和康复,为居民提供公平的、可及的、综合的、连续的卫生服务,加上每2~3个居委会设置一个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从而建立起现代化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要以原区卫生防疫站为基础,纳入各类防病机构,组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作用。“十五”期末,全区每千人医院床位数达4.6张,卫生技术人员6.9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展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领先水平。
5、体育
静安体育事业要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以加快体育产业化步伐为主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静安特色的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新机制,开拓与建设“双高区”的总体目标相匹配的中心城区现代化体育格局。要推进体育中心等“两场两馆”的外部环境改善,实施静安体育健身、娱乐通用IC卡项目,以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以体育产业开发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互为促动,滚动发展。要进一步整合区内各体育场馆和单位可开放的体育场地,挖掘场馆资源,拓展和完善现有场馆的服务功能,加大体育经营规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