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2010年
规划结合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商业中心、中心绿地、交通枢纽等四类人流集中场所,构筑全区的城市公共活动广场体系。规划设置静安寺广场、玫瑰园广场、王家沙广场、广电大厦广场、恒隆商业广场、协和商业广场、曹家渡商业广场、体育中心广场、北区文化广场和苏州河滨河广场等城市公共活动广场10处,总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各广场设计以硬地为主,以高大乔木或造型树点缀,以主题雕塑为标志,可布置喷泉、舞台、休闲设施等,形成全区人流的重要集散点和节假日各类活动的高潮点体系。
3、环境整治与保护规划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是:至2010年全市初步建成与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框架时,静安区将全面达到相应各环境功能区的标准,成为清洁、优美、舒适的现代化生态城区,各项主要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保持在全市的领先水平。
高标准地实施苏州河沿岸的综合整治工作,对重点企事业废水排放单位确保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新建的商住综合楼、住宅小区、宾馆及大中型餐饮业安装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全市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年苏州河达到四级水体标准,可实现旅游观光河段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进“三废”工厂的搬迁工作,全面淘汰燃煤型锅炉,一时难以达到的6T/h以上的燃煤锅炉应安装脱硫装置,加强对建筑施工扬尘、汽车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废气的管理工作,全面达到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类区标准。对有固定源噪声超标排放的企事业单位无条件治理达标,通过车辆禁鸣、分道行驶和加强管理控制交通噪声,加强对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的噪声管理工作,全区全面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二类区标准。强化工业污染控制,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搬迁污染工厂。对“三废”污染的工厂单位,严格控制增添设备和扩大生产,同时,严格执行“三同时”、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和总量控制许可证等制度。同时,推进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4、城市空间景观建设
加强城市设计,美化城市空间,形成既有浓郁地方特色又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景观现象。
规划全区建筑空间轮廓线架构按“一轴一环、多岛多带”格局发展:“一轴”即静安南京路高层、超高层建筑分布连带轴,为全市性东西主轴和商务商业、公共活动轴线,成为全区的制高走廊。“一环”即一个低层、低多层建筑分布环带,环绕南京路高层建筑轴分布并对之进行高层建筑延伸的阻隔。该环内现状分布有大量花园住宅、新式里弄和部分质量较好的旧式里弄,建筑层数低,实际上也是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的集中地带,规划对这一地带不再允许新开发高层建筑的出现,并严格控制环内现状存在的10个左右的高层组团的进一步扩大。低层建筑环形地带的设立,既是维护历史风貌区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静安南京路商务商业轴发展、维护静安全区城市环境品质和房地产市场的全局之举。“多岛多带”即对北翼广大居住开发地带内而言,采用“岛”式理论,进行高层建筑相对集中的布置方式,其间安排一系列的多层建筑地带进行阻隔,形成错落有致、空间丰富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住宅区的合理形态,既能保持适当的开发强度,又能保护和营造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继续推进对重要道路和重要景观地段的景观环境建设管理工作。对南京路等主要商业街区,重点处理好街道、广场和标志性建筑与空间的关系,对沿街建筑物的外立面、高差、铺地、围合、停车、绿地、灯光、广告、小品等进行引导协调,保护好重要节点上的广场空间、历史建筑,形成公共活动功能连带和高潮起伏的格局。对延安路、成都路等高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