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试述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式”对管理工作的指导价值。
3.为什么说激励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4.试论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5.试述管理和解决冲突的主要措施。
6.弗罗姆的“期望理论”对管理工作有何借鉴意义?
7.改善群体沟通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8.试评价领导素质理论。
9.组织行为学为什么重视对知觉的研究?
10.试论述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因。
11.试述组织对于员工的价值何在?
12.如何提高群体决策的有效性?
六、案例分析
案例一
在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当鲁肃把才华横溢的凤雏庞统举荐给孙权时,孙权见他形容古怪,长相不好,于是心中不悦,想他必是混饭吃的,誓不用之。就这样把一个人才让给了刘备。
1.这个问题反映了知觉的什么问题?
2.管理者应怎样选择人才?
案例二
白泰铭在读大学时成绩不突出,老师和同学都以为他今后无多大作用。他读完日语专业后便被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招为推销员。他很满意这份工作,因为工资高,还是固定的,不用担心未受过专门训练的自己比不过别人。若拿佣金,比人少得太多就会丢面子。上班头两年,小白对工作兢兢业业。随着他的业务和他与客户们的关系越来越熟悉,他的销售额也渐渐上来了。到去年他就己经是推销员中的佼佼者。尽管今年他的定额比去年提高了25%,但到十月中旬他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务。不过他觉得自己的心情并不舒畅,令他最烦恼的事,莫过于公司不告诉大家干得好坏,没个反应。可偏又听说别的合资公司都搞竞赛和有奖活动,有的老板还亲自请最佳推销员到大酒店吃一顿饭,并向公司内所有单位通报竞赛结果。以前并不关心排名的小白,如今却重视起来了。他觉得公司对推销员实行固定工资制是不公平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