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
2. 反映公债规模与财政支出关系的指标
(1) 公债依存度
即当年公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的比率。 该指标反映当年财政支出对公债的依赖程度,较重要。一般15-20%为宜
(2)财政债务负担率
即当年公债余额与财政支出的比率。 该指标反映了历年发行的公债到当年为止尚未偿还的余额与财政支出的数量比例。这一比率应小
于70%。
3)财政偿债率
即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支出的比率 该指标反映当年财政的还债负担,反映财政收入中政府可直接支配的数额及通过公债偿还转移给
债权人的财力数额。这一比率应小于20%。
3. 反映外债规模的主要指标
(1) 外债负担率
即外债余额与当年外汇收入的比率。 参考值100-120%,该指标的控制还应该考虑债务的期限结构、利率水平等因素。 我国公债负担有哪些特点? 我国公债负担的现状及问题如何? 如何分析短期公债与长期公债的负担
一、公债的负担的形式
认购者的负担是其认购公债的机会成本。 政府的负担是公债还本付息带来的负担。 纳税人的负担是公债偿债的资金来源最终要依靠税收。
二、我国公债负担的特点
1. 公债不具有生产建设性,其投入方向主要是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即使被投入到物质生产领域,其项目建成后多数也是低利、微利甚至亏损的。
.2. 公债虽是在偿还期限终止时一次还清,但是在发行当年就需要每年支付利息。因此,从公债发行开始,就会由于分期付息而产生经济负担。
三、我国公债负担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公债负担的现状
我国国债发行呈现一种膨胀趋势:在1981-1993年间,发行规模小幅上升,1994年突破千亿元。以后每年均保持较高增长
二)我国公债负担的问题
1.我国公债的建设型特点使得公债的偿还期限长、发行利率相对偏高。
2. 举债规模过大可能导致债务和财政危机。
3. 举债规模过大不利于经济模式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换。
三、短期公债的负担分析
短期公债在收入分配上表现为同一时期中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转移。 政府发行公债,其支出不能产生收入,债务偿还借助于税收。如增发货币偿还债务将使货币持有
者以及债权人承担公债的还本付息负担
四、长期公债的负担分析
长期公债使公债的受益人和还本付息的承担人分属于不同时期。 政府部门的长期公债用于本期支出,而以新债还旧债方式使得未来社会一代人承担还本付息责任。 财政政策
一. 财政政策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