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胺碘酮对预防心力衰竭猝死或延长生存尚无确切有效的证据,且有一定的毒性,
因而不推荐预防性应用,特别是已在应用ACEI和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
7 任何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均应注意寻找和去除各种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的
原因,如心力衰竭未控制,心肌缺血,低钾、低镁血症;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
用,特别是各种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剂。
五、心源性休克的诊治常规
一、心原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致使心脏在短时间内心排血量急剧且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各脏器
灌注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缺血、缺氧、代谢障碍以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
征的临床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神志淡漠,嗜睡或烦躁不安。四肢末梢发凉、脉搏细弱。收缩压≤80mmHg,
或原有高血压者,其收缩压下降80mmHg或收缩压<100mmHg。心率、呼吸增快。少尿或无尿。
三、诊断标准
有心源性基础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重度心力衰竭,大面积肺栓塞,心包填
塞等。
用袖带式血压计连续检测两次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但原先高血压的病人血压低于
100mmHg就可能发生休克。
尿量少于20-30ml/h。
存在休克的其他临床体征,如神志冷淡和周围血管收缩(例如皮肤苍白、淤斑和湿冷)。
排除其他致低血压的原因:如低血容量,感染中毒,过敏,内分泌疾病等导致的休克。
四、鉴别诊断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有急性失血、过多液体丧失,入量不足等病史,血细胞增加,尿比重
升高,左心充盈压正常或降低。
过敏性休克:用药后短时间内血压迅速下降为其特征。
感染中毒性休克:有严重感染存在,早期外周阻力下降;表现为温休克、晚期外周阻力增
高,表现同心源性休克相似。
五、治疗
1. 一般治疗
a) 体位:病人平卧,b) 抬高下肢
c) 给氧:流量2-4L/min,d) 必要时面罩给氧,e) 气管插管,f)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
吸。
g) 心电、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h) 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
儿茶酚胺类药物:
(1)多巴胺:一般用中等剂量2-10ug/kg.min,此剂量正性肌力作用最强,特别适用于
心功能不全伴休克患者。若此剂量血压回升不理想,可加用可拉明。
(2)可拉明:一般剂量为2-6ug/kg.min,常在单用多巴胺效果不理想时加用。
(3)多巴酚丁胺:常用剂量2.5-10ug/kg.min。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特别在急性心肌
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休克明显时与多巴胺合用。
j) 血管扩张剂:
1)硝普钠:常用剂量一般为0.5-2ug/kg.min。在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
时常与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合用。
2)硝酸甘油:一般用量为20-40ug/min。适用于PCWP升高而动脉压正常或轻度降低的
低心排出量休克或/和心功能不全患者。
4. 纠正酸中毒
给予碳酸氢钠,剂量根据休克时间长短,临床状况,血气和pH值等而定。
5.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除应补充钾、钠、氯外,还应注意补充镁。
6. 脑水肿的防治
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每日1-2次。有心功能不全者可用速尿20mg静注脱水。有
脑水肿明显表现者,可以甘露醇125-250mg静脉注射,每日2-4次。
8.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
尽快纠正休克,避免选用减少肾血流量的缩血管药物。密切观察尿量。有急性肾功能
不全者应行人工透析。
9.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
在心源性休克的病人,特别是AMI引起的心源性休克的病人,IABP治疗应尽早使用。
心功能不全明显时可与正性肌力药物联合使用。
10. 病因治疗
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进行休克病因的治疗:抗感染,抗过敏,镇痛,血管重建等。
11. 激素的应用
激素可预防脑水肿,稳定和减轻病情。可应用于任何种类的休克患者。剂量一般为10-20mg/d。 i)
六、心房颤动诊疗常规
1.分型: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
急性房颤指初次发作的房颤且在24-48小时以内。慢性房颤指发病超过48小时的
心律失常。
慢性房颤又分为:阵发型、持续性、永久性。
2.症状和体征:(1)症状:可有或无心悸、心室率过快时可有心绞痛或充血性心力
衰竭。(2)体征: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并有脉搏短绌。
4.诊断标准
1、可有或无心悸、心室率过快时可有心绞痛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2、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并有脉搏短绌。
3、心电图表现:(1)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变
化不定的f 波,频率为350-600次/分。(2)心室率不规则100-160次/分。(3)QRS
波群形态正常当有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群变宽。
具备第1、2项可疑似诊断,兼有第3项可确诊。
5.鉴别诊断:1.房扑2.室速
6.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