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之际,对我国高校管理法治化的历史进程及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回顾与总结、对高校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对于进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法管理教师的权力,有依法履行聘用合同的义务。教职工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服从学校管理的义务,依法享有法律和聘用合同规定的权利,履行规定的义务。同时要依法解决人事劳动争议,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最后,要切实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教育法》第30条第3款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教师法》第七条
第5款规定: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因此,学校应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代表大会等会议制度,发挥其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建立校内监督约束机制。教职工通过对学校管理过程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一方面保证学校的各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另一方面才能使广大教职工发挥主人翁意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学术委员会、教授会等机构在学校管理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四)夯实高校管理法治化的观念基础,提高依法治校意识
当前高校管理法治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就是要推进法律意识的现代化进程,塑造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法治观念。贯彻依法治校方略首先应当转变思想,夯实教育法治的观念基础。
普法教育通过比较全面的现代法律知识的普及,有助于激发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和依赖感,形成公民对现代法律的普遍信仰,树立法治观念,对形成科学的法律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高效、顺利实行都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13]。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充分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到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高校的发展不仅需要“德治”更需要“法治”。我们要在高校加强法制宣传,让包括管理者在内的广大师生员工都学法、知法、守法。比如,可以开展法制宣传讲座,学校通过举办法制讲座特别是教育法制讲座,敦促鼓励管理者自学等方式,培养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其中尤其是民主思想、平等观念、公正精神、权利意识、法治理念等。从而自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管理工作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权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最佳条件。此外,还可通过广播、网络、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和交流。这项工作要制度化、常规化,形成全员育人、全员普法的局面。还应在学校内部成立专门的制度审查、监督机构,保证高校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内容、程序合法,保障法规和制度的统一实施,保障学校健康、顺利发展。
五、顺应时代要求,继续推进我校依法治校工作